意外的北京之旅

2014年1月9日,我出差去北京参加局方组织的一个延误统计的培训。这次北京之行充满着意外和惊喜。

首先,8日的中午下班时,我查询了下午去北京航班的定座情况。有多个330执行的航班,每个航班剩余50多个位子。我认为加机组没问题的。因此我悠闲地开车回家,把车停好后,休息到14点才出门。刚坐上去虹桥机场的地铁,我给席位上的签派员打电话,本想让其与机长打个招呼。没想到他告诉我,去北京的航班已经全满,除非夜里8点之后才有空位。此时我已出门,没有力气再回家。

我想直奔机场吧,肯定会有旅客不来的。我过了安检,在登机口等待,此时距离起飞时间只有20分钟了,我问地面商务有多少旅客,她说全办好登机牌了,一个位置都没了。我靠。我想我已经到登机口了,不想再换航班,我就等到最后一刻吧。惊喜的是,最终有一个旅客办好了登机牌,却没有出现。哈哈,我就上了,我是最后一个上飞机的。就这样,我有惊无险地到了北京。

说说这个延误统计的培训吧。根据局方发的88号文以及4016号文件。此次新版航班正常统计方面的重大变化有以下内容:

  • 判定航班正常的方式改为:在计划离港时间前后5分钟内撤轮挡,不晚于计划到港时间档轮挡。
  • 增加了机场平均滑行时间的统计。(可以用来计算滑行时间)
  • 增加了航班正常统计核对和裁定机制
  • 延误原因增加了航班计划安排。原流控原因拆分为空管、军事和机场原因。
  • 对于出港的国际航班,只统计出港撤轮挡时间。进港的国际航班,只统计进港的档轮挡时间。

在技术方面,局方建立了一个统计网站,https://www.flightontime.cn。只需要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输入时间和延误原因。参加统计的除了航空公司,还有管制、机场、管理局和监管局。由于多方都可以输入数据,在责任划分上,航空公司负责关舱门时间、推出时间、推入时间、不正常延误的原因。由于系统可以读取AFTN报,因此起飞和落地时间都比较准确。

延误原因的界定具有“一通到底”的属性,也就是顺延的航班可以无限制顺延。判定延误原因的责任人以关舱门时间来界定。正常关舱门并报告准备完毕后再出现的延误,具体原因由管制负责。如果关舱门晚了,那么延误原因的责任主体在公司。

数据统计的几个时间节点:每日7点前,系统会上载前一日的飞行数据。每日15点前完成前一日的数据填写。建议11点前完成填报,在7点至11点期间可以批量上传前一日航班数据。15点后,管理局或监管局会对延误原因有争议的内容进行仲裁。

培训的新鲜内容大约就是这点。在培训之余,我和丁sir去尝了尝庆丰包子铺,点了一份“主席套餐”。包子味道一般,个头不大一口一个。炒肝的味道实在受不了。猪肝和猪大肠加上浓烈的蒜味,做成浆糊状。我吃了几口就不想吃了。顿时觉得主席的口味好重。

晚上又和丁sir去了别人推荐的大董烤鸭。这店人气很旺,环境很好。不过片皮鸭的味道也就那样,没什么特别的。不过配送的包鸭肉的烧饼很好吃,中间完全空心,可以放很多鸭肉,同时烧饼外壳松脆。不过这价格也很高,人均吃了200。

吃完鸭肉,看着北京拥堵的交通,我们决定去三里屯走一圈再回去。本来想找个咖啡店休息一下的,意外地看到了“德云社”。前去一问票价120。票价也不贵,19点30分开场。我一看现在是19点25分。时间正好,听到23点回家睡觉也完。那就进吧。

进了德云社,场子不大,大约100多个人,六人一桌。节目只有相声,一个接一个,从头说到尾,一分钟不休息。笑得我累死了。最后压轴的还来两个返场,听到23点多。120元的票价绝对值。

两天的培训就结束了。现在又到了去加机组的时刻,我提前看好了航班,人数都不多,每班还有80多个位子。但是,当我在T1和T2之间的站调开单子时候,家里的签派说由于北京坏了一架767,旅客都转到别的航班去了,所以原先有位子的航班都满了,一个都不空。唉,我想没办法,还是老样子吧,直奔登机口,只能赌有旅客不来,或者有机组座。我坐着摆渡车来到飞机上,结果乘务长跟我说,一个位子都没有了,我只好跟着商务返回候机楼。最后,我决定等待那架坏了的767修好。幸亏机务维修的时间不久,1730就修好了。也算因祸得福,航班空的不得了,我舒服地坐在安全过道的位子上回到上海。

这真是一次充满着意外和惊喜的北京之旅。

意外的北京之旅》上有6个想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