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白班

早上上班前,用手机看一下虹桥浦东的天气,都是一塌糊涂的。浦东的国际航班回港肯定备降去了。班车开到浦东基地的时候,估计能见度只有200米。
事件一:在放行大厅里,张JX对着电话里破口大骂:“你算什么东西,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不进场”。别人都进场了,就是他不肯进。电话那头是“宝宝”,人老好的,就是有的时候太认真。到了站坪楼,9点左右,自动观测上35号够400米了,陆陆续续有飞机起飞。817,827都飞掉了,809没什么动静,机长没挂号。
事件二:中午能见度RVR一直维持在400~500之间。起降都正常,只是流控很严重,早上的15个航班都延误。
甚高频上9258在叫:“帮我看看周围哪个机场可以去的?我快到浦东了”
我说:“现在浦东800米,有起降的”
机长:“我的标准是1600的”rn我靠,新机长!真不知道虹桥的签派怎么会让他从威海起飞的。
去温州吧~~~
事件三:下午4点多的时候,浦东风向突变,从北风变成了东风。把海上的雾又吹回来了。能见度突然变成200米。
一个小时后,能见度到1200米了,但是VV001。
值班主任说:“能落地的呀,够标准的呀”。
我说VV不够的。
他说:“VV假的呀,没用的呀”
我汗~~,如果VV假的,什么东西是真的?

万恶的气象台

每个机场都有气象台,但是像样的没几个。浦东虹桥的还不错,毕竟是本场,有个雷雨什么的还会电话来通知。锦州、襄樊的那种就不说了,连上班的人都找不到,能见度还瞎报,根本就不准,每天都要电话确认,倒也安全。
最讨厌的就是有些中型机场,比如最低落地标准是800米。飞机8点起飞,10点落地。他就报一个8点实况300米,预报10点转好到1000米,在报文最后再加一个8点到12点的TEMPO600米。这种报文的就是让人看得不舒服,就好象说降水概率50%一样的废话,感觉对方就是在忽悠你。

CRJ的特别分类,BECMG和TEMPO

今天刚知道CRJ在C类和D类之间,在已制定D类运行标准的机场,按D类标准执行;在尚未制定D类运行标准的机场,可按C类标准运行,但着陆重量必须严格控制在21吨以内。
黄山 宁波 武夷山 襄樊 包头 万县 井冈山 安庆 敦煌 嘉峪关 湛江 没有D类标准。
6.04气象情报的应用:
天气趋势变好时,以BECMG的结束时间为准,趋势变差时,以BECMG的开始时间为准。
预报的主体趋势变好时,TEMPO可以不考虑,主体变差时,必须考虑。
飞机起降最低天气标准以当地航空气象部门或当地空中交通管制塔台观测的实况为准。

Surface Weather Observations and Reports

风:

  1. 风向: 两分钟内的平均风向,以真北,10度为间隔表示
  2. 风速: 两分钟内的平均风速,单位节
  3. 阵风: 最近10分钟内的最大瞬间风速,单位节
  4. 最高风速: 自从上一次报告以来出现的最高瞬间风速,单位节,只在风速大于25节才报告
  5. 风向转变(Wind shifts): 风向发生变化时报告

能见度:

  1. 自动观测时的10分钟结果,或人工观测时地平线方向的能见度。
  2. 当能见度小于3miles且变化超过1/2mile或更多时,报告能见度为“变化的”。

RVR:

  1. RVR是一种能见度,被定义为在跑到中线延长线上的某个点之上的某个位置,所能看到跑道的最长距离,这里所指的跑道也可以是由灯光勾勒出的轮廓。
  2. RVR的值,通常是由沿着跑道中心线一侧排列,并且高于跑道的能见度观测设备所得出的结果。
  3. 当能见度等于或低于1 statute mile(1.6km),或此跑道的RVR小于等于6000ft,时报告RVR值。

天气情况:

  1. 程度:
    “-” 轻度 light
    ” ” 中度 moderate
    “+” 重度 heavy
    “VC”  附近 vicinity
  2. 描述:
    “MI” 浅的 shallow
    “PR” 局部 partial
    “BC” 块 patches
    “DR” 低吹 low drifting(沙尘或雪被风吹起,低于6ft)
    “BL” 高吹 blowing ( 沙尘或雪被风吹起,高于6ft)
    “SH” 阵性 shower
    “TS” 暴风 thunderstorm
    “FZ” 冰冻 freezing
  3. 天气现象(降水):
    “DZ” 毛毛雨 drizzle
    “RA” 雨 rain
    “SN” 雪 snow
    “SG” 粒雪 snow grains
    “IC” 冰晶 ice crystals
    “PL” 冰丸(雪子?) ice pellets
    “GR” 冰雹 hail
    “GS” 冰雹+冰丸 small hail and/or snow pellets
    “UP” 未知的降水 unknown precipitation
  4. 天气现象(遮蔽):
    “BR” 轻雾 mist
    “FG” 雾 fog
    “FU” 烟 smoke
    “VA” 火山灰 volcanic ash
    “DU” 尘 widespread dust
    “SA” 沙 sand
    “HZ” 霾 haze
    “PY” 喷雾?spray
  5. 天气现象(其他):
    “PO” 快速形成的沙尘团 well-developed dust/sand whirls
    “SQ” 飑(biao1) squalls
    “FC” 气旋龙卷风 funnel cloud tornado waterspout
    “SS” 沙暴 sandstorm
    “DS” 尘暴 duststorm

被韦帕忽悠

台风来袭,本来以为机场的天气会一塌糊涂的,但是没想到除了阵风大一点几乎没什么问题,中午还出现一段时间的卡拉OK。前一晚上因为估计台风会变强,浦东有5个航班没回港,造成今天一天有航班延误,几乎把航班都调整了一遍。

话说回来,天气这个东西谁知道呢

今天遇到一件气愤的事情,我们代理的某日本货运航空的地面人员打电话问我能不能让他们的航班早点走。我说提前一小时走的话,要你们航空公司自己的签派去和管制部门联系。后来此人多次打电话来,还说已经搞定管制了,只要我给管制去个电话确认就可以了,后来我打给塔台,人家说根本没这回事情。此人后来又说,和我们领导联系过了,说我们领导已经同意了(此时领导就在浦东,后来证实领导根本没接到过电话)。这种地面人员根本就不能做航空业,和这种人一起工作早晚要吃药。

以后在遇到这种情况,要么他们自己搞定管制,要么直接公司给我书面内容,否则死也不给他们做事。